保利分校“烽火青春,红色印记”历史跨学科主题教育展演圆满落幕
6月10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保利分校“烽火青春,红色印记”历史跨学科主题教育展演活动在学校礼堂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百年奋斗历程为主线,创新性地采用历史课本剧为主要形式,融合朗诵、舞蹈等艺术表现手法,为师生呈现了一场生动深刻的历史与艺术盛宴,旨在引领学生感悟历史伟力、提升综合素养、传承红色基因。
精心筹备:从史料到舞台的匠心之旅
活动筹备始于本学期开学前。初二年级各班迅速组建剧组,选定党史上的重要阶段作为创作主题。在历史与语文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小小编剧们深入研读史料,精心构思情节,完成了剧本初稿。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争取心仪角色,勇敢展示自我。
新学期伊始,剧本进入严谨的打磨阶段。历史老师们从史实准确性、逻辑严密性、主题鲜明性、角色塑造、戏剧冲突等多维度对剧本进行了反复推敲与修改,确保内容既尊重历史又富有教育意义。
排练期间,校园的午休、自习和课间都成了同学们挥洒汗水的舞台。李慧军、邱海燕、王福健、刘忠奎、魏宇轩等历史老师全程参与,与同学们一起雕琢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的情感表达。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特邀朝阳区政协委员武智涛、央视《典籍里的中国》总导演时冉及戏剧导演蔡海鑫(曾参与《典籍里的中国》《简牍探中华》等节目)亲临指导。专家们对各班剧目进行了细致剖析和精准点拨,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意见。经过专业指导,剧目内容更加丰满,舞台表现力显著提升,与观众的互动性也大大增强。
各班同学还充分发挥创意,为各自的剧目精心设计了独一无二的宣传海报,提前点燃了校园期待。一张张别出心裁的海报,仿佛成为了连接当下学子与历史人物的时空桥梁。
精彩绽放:舞台上的百年壮阔画卷
汇报演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同学们以精湛的表演和饱满的热情,将百年党史的壮阔画卷生动地铺展在观众面前。
初二10班《暗夜启明星》聚焦国共合作破裂至南昌起义前夕的惊心动魄,深刻演绎了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革命先辈在至暗时刻寻求光明、于重重围困中奋力求索的伟大精神。
初二1班《跨越时空的对话》采用现代学生与革命先辈“隔空对话”的形式,生动再现了“一二·九”运动中爱国青年学子振聋发聩的呐喊——“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觉醒与担当。
初二7班《五里桥谈判——北平和谈》的原创剧目将观众带回1948年北平五里桥头那场关乎古都命运的谈判。小演员们全情投入,通过唇枪舌剑的精彩演绎,再现了谈判桌上智慧与胆识的较量、情感与理智的碰撞,书写了一段没有硝烟的传奇。
《进京赶考——开国奠基》,写就新中国诞生前的关键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致敬志愿军的热血忠魂;《两弹元勋邓稼先》,诠释科研先辈的奉献与担当。
《沧海桑田》聚焦小岗村和小渔村的崛起,演员们全情投入,让在场观众体验到“包产到户”和僵化体制的冲突、“时间就是金钱”与陈旧观念的交锋,深切感受到历史的脉动与温度。
《开往春天的列车——新时期 新时代》,以列车为意向,通过一家几代人的故事勾勒出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时代奋进轨迹。演员们的表演极具代入感,将人物的命运与时代风云的变化刻画得淋漓尽致,让在场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反响热烈:感悟历史,收获成长
历史教研组长邱海燕老师回顾了展演的排演历程,肯定了老师和同学在准备过程中的不怕困难、通力协作,精益求精、求真求实,以同情之理解,与角色和时代产生强烈共鸣。
保利分校吕娜书记祝贺本次“烽火青春,红色印记”历史跨学科主题教育展演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并站在学科教育和全人教育的角度发表精彩点评。
现场观众反响热烈,对同学们的精彩演绎和全情投入给予了高度评价。郦仪心同学说:“无论是台前演员的精湛表演,还是幕后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都展现了经纶学子的优秀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老师们在台下关切的目光,也饱含着对同学们成长的欣慰与期许。”初二8班历史剧编导梁露兮感言:“我真切地体会到了编排和组织的不易,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7班演员陈欣桐表示:“今天我有幸参加初二历史剧的展演,也发现了一种全新学习方式。每一次铿锵有力地说出台词,都将历史铭记于内心,收获颇丰。”
通过亲身演绎,体验式的综合学习模式得到了有效落实,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学子心中,那份为理想奋斗、为国家担当的“火红青春”精神得到了有力的传承与弘扬。保利分校将继续探索创新育人模式,为学生搭建更多展示才华、感悟历史、锤炼品格的舞台。